为什么人死后要吃豆腐饭,原来大有深意

吃豆腐饭是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民间丧葬习俗。当地人在葬礼结束后,丧主要举办酒席(雅称“豆宴”),以酬谢前来参加葬礼的亲朋和帮忙的友邻。被请的人一般不会拒绝,否则就会被认为“失礼”。

在过去白事上的酒席多为素席,食物以豆制品为主。美味佳肴的丰盛程度几乎可以和喜宴相媲美,唯有一碗豆腐羹是必不可少的,所以当地人仍习惯上称之为“豆腐羹饭”。那么人死后为什么要吃豆腐饭?又有哪些深意呢?接下来随小编一起探个究竟。

据传,战国有个叫乐毅的孝子,待父母极为孝顺。父母年纪大了,喜欢吃软食,乐毅就用黄豆做成豆腐供父母食用。父母每天吃这类软食,活到了高寿的年纪。父母去世后,乐毅请参加送葬的邻居吃豆腐宴,祝愿大家健康长寿,由此便形成了葬礼上吃豆腐饭的习俗。

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,西汉淮南王刘安崇尚神仙之术,天天服豆,希望可以长生。期间还发明了制作豆腐的方法。后其父病逝,按照当时礼仪,三日内要停厨熄火,所以刘安连吃了三天冷豆腐。

旁人见其把一团团雪白的东西往嘴里塞,以为他吃的是什么凤髓羊酪,就说他不守礼节。刘安就在三日小殓后举办素席,席间特备一道冷豆腐,说破真情。从此孝子居丧多以豆腐为冷食,成殓后以豆腐宴答谢宾客的习俗因此而成。

流传于江淮地区的传说是这样的,从前有一位阿公,给三个媳妇每人一升黄豆。大媳妇、二媳妇取回就把黄豆吃了,三媳妇把黄豆种在田里,把结的新豆收下来,如此三年过去,积攒了许多黄豆。阿公称赞三媳妇能干,就让她主持家务。

三媳妇用黄豆磨成豆腐,做成许多可口的饭菜孝敬公婆。阿公高兴地说“我百年之后,你们用豆腐供我”。阿公去世后,三个儿媳便用豆腐做菜供奉,此事传开后,便逐渐形成了丧事吃豆腐饭的习俗。

《荆楚岁时记》载冬至日“作赤豆粥以禳疫”的习俗,可见南方地区自古有服豆或豆羹以禳灾疫祓除不祥的习俗。古人以为死者亡故的原因或以疾病、或以凶殃,不免有疠疫之气缠绕尸身,故请送葬者食用豆制食品,可除去疫气或不祥。

有人推测吃豆腐羹饭习俗是一种驱散“阴气”的方法。豆腐以圆且硬的黄豆为原料,制成后呈雪白之色,是金气的象征,这与旧时道家对豆腐性质的解释相通,如所谓《天皇至道太清玉册》言:”淮南王(刘安)得飞腾变化之道,炼五金成宝,化八石为水,得草木制化之理,乃作豆腐”云云,可见豆腐有克杀阴气的奇效,适合送葬者食用。

还有人推测吃豆腐羹饭习俗的形成,可能与本土佛教信仰中以黄豆为”舍缘豆”的习俗有关,含有祝祷逝者结缘佛法以度来生的理念,同时又增进了丧家与送葬赙奠者之间的情谊。

以上各种说法都是以间接资料或推测作为依据的,所以吃豆腐羹饭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,至今仍是个谜。但其中尽显孝道与养生意识,如今的部分地区已演变成吃大锅菜的习俗,大锅菜里自然少不了豆腐。

断头饭之豆腐菜的来历,竟然有故事

明朝嘉靖年间,云县杀人案,“张继甫店”的大儿子张学子,被人大卸下八块,扔在燕子山的森林里。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县官的耳朵里,县衙开始调查此事。

后来有人举报说,看到了云烟钱庄的黄公子和张学子一起相跟过,县令立刻派人赶到“云烟钱庄”的宅邸,抓住了黄大公。邻居们都认为黄大公和张秀才是同族,他决不能成为杀害张秀才的凶手。但是第二天通过的时候,县令还没有动刑罚,黄公子就承认是自己杀人了,签字画押后,县令就判处斩立决。

砍头的前一晚,牢头拿着酒菜来到死囚牢房给黄公子送行,菜是一块豆腐,刻得像个少年。黄大公子不可思议地拿起筷子。 筷子尖碰到豆腐,那个“少年”微震,竟然慢慢地裂成八瓣,从破裂处流出了鲜红的汁液,乍一看像鲜红的血液。 黄大公子非常不可思议,从筷子上吃起来,八块豆腐各有风味。 他忍不住说:“是的! 好菜! 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,死了不后悔了! ”

牢头盯着黄大公子看了很

断头饭之豆腐菜的来历

久,说:“这个菜叫‘分尸八块’。 是照张秀才的容貌雕刻的。 如果你真的是犯人,看到这个菜,怎么能这么平静放心地做饭呢? 黄大公子,你受了委屈,为什么不说实话? ”

黄大公子扔下筷子问道“你是何人”

牢头问:“你听说过‘李大厨’这个名字吗?”

黄公子肃然起敬,道:“李大厨是皇上身边的御用大厨,号称天下第一大厨。十年前,他被御厨总管程云夙陷害,被贬为监厨。让‘天下第一厨’一辈子只给死囚做断头饭,比断头还惨!程云夙的本事真狠毒。”

牢头叹了口气,道:“我就是李大厨,你说了我的委屈,我却不知道你的委屈?”

黄公子也叹了口气,道出了他放弃辩护的原因。原来黄公子有一个兄弟,名叫阿宝。从小好吃懒做,喜欢赌博,输得精光,并且欠了很多外债。黄公子知道了,就告诉了,后来阿宝知道了这个事,就把张秀才给杀了

牢头听了黄公子的故事,不由得问道。“明知是你弟弟所为,为什么还要为他顶罪?”

断头饭之豆腐菜的来历

黄大公仰头叹息:“阿宝是我唯一的弟弟,我怎么忍心不管呢?”

牢头直言道:“张秀才和你情同兄弟,你让杀他的真凶逍遥法外了。你配得上做他的兄弟吗?你在为你弟弟的错误付出代价。张秀才能瞑目九泉吗?你的纵容只会让阿宝更糟!”

牢头一席话让黄达公子醍醐灌顶,若有所悟,转而一想,犹豫了。牢头急忙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黄公子道:“此案非如此简单。举报人敢在县衙上指证我。恐怕有人收买了他。况且县令贪得无厌,我现在身无分文。怎么才能拿到案子?”

牢头道:“你放心,巡抚正在云县视察民情。你可以尽快把冤情写下来,我替你交诉状,或者你可以免死。”

喝了一杯茶后,黄公子写下了诉状。牢头拿着诉状,匆匆离开了牢房。

知县收到情况后,亲自调查了张秀才的杀人事件。 因为有黄大公子提供的线索,没几天就解决了这个案子。 犯人果然是阿宝。 本来,那天阿宝听了张秀才和哥哥的话,起了杀机。 几天后,他雇佣杀人杀害张秀才,然后让人骗黄大公子,以期独吞父亲的财产。

由于牢头仗义相助,黄大公子雪了冤仇。 出狱后,两人成了好朋友,黄大公子经常请牢头在家喝酒,对于牢头的遭遇黄大公子非常遗憾,每次想到这件事,对迫害牢头的程云夙恨之心就刻骨铭心。

几天后,黄大公子又请牢头到家里喝酒,到了点灯的时候牢头也没来,仆人急匆匆的告诉黄公子,说牢头让人打了。 黄公子和仆人一起来到街上来,只见牢头浑身是血,昏厥在地。 黄大公子什么也没说,赶紧带牢头回家,好生照顾。牢头清醒后,黄大公子才把事情问清楚。

原来,牢头替申请黄公子冤案,是怎么传到程云夙耳朵里的,程云夙对皇帝说。 李大厨不安心在牢房里给死刑犯做饭,到处打官司。 皇帝一听,大为生气,让锦衣卫去教训一下李大厨。

豆腐菜

黄公子听到牢头为了自己被打。 黄公子的心里既是罪恶感,也是愤怒。 好几天,他吃东西都尝不出味道,晚上也睡不着觉,心里像塞满了铅石一样难受。 他心里想,必须为牢头做点什么。

几个月后的一天中午,黄大公子听说,程云夙会为皇帝举办寿宴,明天会去南郊准备野味。 黄大公子暗中决心为牢头出口恶气。

第二天,他埋伏在程云夙需经过的路边。 临近中午,程云夙带着两个厨师,拉着一辆车来了。 黄公子等他们走近,从草丛里“呼——”地冲了出来。

程云夙在宫中呆了这么多年,什么时候受到这样的惊吓,顿时软了下来。 黄大公子抓住他的衣领,生气地说。 “牢头这么一个善良的人,你却让他只为死刑犯做饭,害了他好几次。 今天,我为恩公讨回公正! ”然后就把程云夙给杀了。黄公子杀人后,知道闯了大祸,就自首了。

最终黄大公被判处凌厉处死。

当天,牢头红着眼睛来到死牢“黄公子,你不必用这种方法为我报仇!”” “

黄公子的眼里闪着眼泪,但大笑起来。“李兄不要自责,我也没什么损失。再做一次死刑犯,就可以再吃天下第一厨师做的豆腐饭了!”

牢头一听,眼泪就无声地流了下来。

黄公子去世后,云县老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大义,每次祭祀他都喜欢办豆腐宴,久而久之,下葬的酒席上应该有豆腐这道菜。意思是“豆腐饭”,意思是和死人吃最后一顿饭。

读完这个小故事:我大为触动。俗话说:善有善报,任何事情,一饮一啄,并有因果。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。牢头能替黄公子伸冤,是义举。黄公子杀掉程云夙,是为了报恩。为正义伸张,对邪恶的反抗,虽然在历史洪流中,这样的反抗溅不起一点水花,但是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。